在判定干部身份时,主要依据以下几点:
个人的人事档案中通常会明确标注其身份是干部还是工人。档案中的相关记录,如干部登记表、公务员认定表等,都是判断身份的重要依据。
在办理退休手续时,需要提交本人档案,并根据档案中的资料来区分职工或干部。如果岗位属于管理岗位,则认为是干部身份;如果是工人岗位,则认为是工人身份。
在非国企单位,可以通过劳动合同来判断身份属性。如果劳动合同中未明确写明管理岗位,则可能被视为工人身份。
国企单位中,是否填写过《干部任免审批表》也是一个重要依据。如果填写过,则肯定是干部身份;如果没有填写,则大概率不是。
对于通过公开招聘进入干部岗位的人员,工作单位的相关记录、是否参与过干部培训、是否担任过领导职务、是否有领导机关的工作经历等,都可以作为确认干部身份的参考依据。
不同身份的退休年龄也有所不同。例如,女性干部通常在55周岁退休,而工人则在50周岁退休。
根据最新的政策文件,如《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、劳动、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》,在管理、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按干部身份退休,其他岗位工作的人员按工人身份退休。
综上所述,判定干部身份主要依据个人档案中的明确标注、工作岗位的性质、劳动合同的内容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。在实际操作中,建议咨询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或社保部门,以确保身份判定的准确性。